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这些你一定要知道

白癜风研究院 https://m-mip.39.net/news/ylzx/bjzkhbzy/index.html
                            

艾滋病防治宣传片

进入大学校园

摆脱了种种约束

步入成年世界

忽略了成熟程度

懵懂情感含苞待放

艾滋病毒悄然靠近

有的人不以为然

有的人闻之色变

拒艾不惧爱

让我们共同携手

学习防艾小知识

01

危害大、死亡率高、不可治愈

你可能知道艾滋病现在有免费药物进行抗病毒治疗,却不知它依然不能治愈。

一旦感染上,会给学习、生活带来巨大影响,甚至让你不能去从事一些向往已久的职业,比如飞行员、公务员等等。

而且之后需要终生每日定时定量服药,不能有一天的遗漏。若发现晚或者治疗依从性差出现并发症,治疗费用动辄上万,一旦发病,会非常痛苦,真正的“生不如死”。

病毒会缓慢破坏人的免疫系统,若不坚持规范治疗,一旦发病,后果不堪设想。

发病后的常见症状包括:皮肤、黏膜出现感染,出现单纯疱疹、带状疱疹、血疱、淤血斑、持续性发热、肺炎、肺结核、呼吸困难、持续性腹泻、便血、肝脾肿大、并发恶性肿瘤等。

02

艾滋病的传播方式

艾滋病通过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和体液(精液/阴道分泌物等)传播,共用学习用品、共同进餐、共用卫生间、握手、拥抱等日常接触不会传播。

艾滋病病毒在下面这些体液中存在量大,具有很强传染性: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母乳、伤口渗出液。

艾滋病的传播方式可以归纳为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日常学习生活接触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蚊虫叮咬也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

03

在我国青年学生中的传播方式

我们的象牙塔已不再安全,我国每天发现约10名青年学生感染者,学生中艾滋病流行呈快速增长趋势。

你还有可能不知道的是,成都市新报告的青年学生HIV感染者%都是经性传播感染,其中,男男同性性行为传播占比超过80%,无保护男性同性性行为(无套肛交)感染风险高。

年—年,报告青年学生感染者人数占全部青年人群(15-24岁)感染者人数的比例由10.4%上升到18.9%。新发现的学生感染者和病人以性传播为主,特别是同性性传播。

04

性病可导致感染艾滋病

性病可增加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风险,必须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诊治。

性病病人感染艾滋病的风险更高。特别是像梅毒、生殖器疱疹和软下疳等以生殖器溃疡为特征的性病,溃疡使艾滋病病毒更容易入侵。

05

对毒品说“NO”

注射吸毒会增加经血液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风险。使用新型合成毒品醉酒会增加经性途径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风险。

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用针具吸毒会使病毒通过被污染的针具传播。使用新型合成毒品(冰毒、摇头丸、K粉等)或者醉酒可刺激或抑制中枢神经活动,降低自己的风险意识,性伴数量和不安全性行为的频率会增加,那么也会间接地增大HIV和性病传染的风险。

06

外表不能判断是否感染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在发病前外表与正常人无异,决不能从一个人外表是否健康来判断其是否感染艾滋病。

一些学生由于自控力不强/疾病预防知识匮乏,无法抵御异性或同性的引诱、哄骗,与自以为外表健康的人发生性行为,感染艾滋病病毒。也有极个别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出于各种原因,蓄意与他人发生无保护性行为,传播疾病,需要引起高度警惕。

07

保持性健康,养成积极的生活方式

掌握科学的性知识,树立正确的性观念,保证安全的性行为。性既不神秘、肮脏,也并非自由、放纵。性冲动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是成长的必经过程。青年学生应积极接受性健康教育,丰富课余生活,提高自制力。

你以为TA对你好,TA颜值高,就盲目信任TA,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那你才是真的“傻白”,后果也并不甜!

08

做好自身防护,远离艾滋病

迄今为止,艾滋病都没有疫苗可以预防,所以一定要记得,洁身自好,遵守性道德,无论发生哪种性行为,坚持每次全程正确使用安全套,是最有效的预防艾滋和其他性病的方式!

性,它本身并不肮脏,它是一种正常的生理需求,但如果一味放纵自己,光“开车”不系“安全带”,危险和麻烦,就会伴随你每一次的疏忽,拉着你和你爱的人坠入深渊。

使用安全套不意味着可以放纵个人的性行为。正确使用安全套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使用前应特别留意安全套的出厂日期和有效期,确保安全套不过期;要将安全套前端的小囊捏瘪,排出空气;每一次性行为都要使用新的安全套,不重复使用。

全程都要使用安全套:即在阴茎接触阴道、肛门或口腔之前,就要戴上安全套;良好的润滑对防止安全套破裂是很重要的;只能使用水性的润滑剂,油性润滑剂容易造成安全套破裂。

射精后应立即抽出,注意安全套有无破损。如有破损,应考虑去相关机构进行咨询检测。

09

“后悔药”

暴露之后还有救吗?有的,现在还是有“后悔药”可以买的,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后可以进行药物紧急阻断,72小时内均有效,越早越好。

发生暴露后,比如破损手指沾染艾滋病人的血液、同HIV感染者发生了无保护的性行为,可以使用暴露后预防用药。暴露后预防用药可以有效降低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风险。原则上不超过暴露后72小时。时间越早,保护效果越好。

10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急性感染期传染性较强。常出现的症状有发热、头痛、皮疹、腹泻等流行性感冒样症状。但是这些症状是否出现因人而异。

HIV抗体的初筛检测结果呈阳性不能确定是否感染,应尽快到具备诊断资格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确诊。

艾滋病病毒窗口期是指从HIV感染人体到感染者血清中的HIV抗体、抗原或核酸等感染标志物能被检测出之前的时期。请注意,在窗口期的血液已有感染性。现有的诊断技术检测HIV核酸、抗原和抗体的窗口期分别为感染后的1周、2周和3周左右。因此,需要注意自己检测的时间要在窗口期过后。具体可咨询当地的自愿咨询检测门诊。

11

艾滋病的检测和咨询服务

国务院《艾滋病防治条例》规定,国家对个人接受自愿咨询检测的信息完全保密。可以求助于最近的自愿咨询检测门诊(VCT门诊)。卫生部门指定的自愿咨询检测门诊所提供的咨询和检测服务都是完全免费的。自愿咨询检测门诊通常设在当地疾控中心/医院/妇幼保健院。

12

及时治疗,减少传播

一旦感染艾滋病病毒,体内病毒复制就已经开始,会逐渐损害全身多个器官,尽早治疗能够抑制病毒复制,降低上述损害的发生机会,使免疫功能恢复并保持正常水平,保持较好的身体状况,减少艾滋病病毒传播。

13

艾滋病防治条例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各项权利都受到法律保护。《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艾滋病防治条例》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享有的婚姻、就业、就医、入学等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在得知感染艾滋病病毒后应主动告知性伴或配偶。若继续同他人发生无保护性行为则为故意传播。故意隐瞒和传播艾滋病是一种极其不道德的行为,同时也违反了国家法律关于故意传播传染性疾病的规定,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艾滋病防治条例》第38条规定,“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故意传播艾滋病”。《传染病防治法》第77条规定,“单位和个人违反本法规定,导致传染病传播、流行,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艾滋病不可怕,牢记知识预防它

艾滋病不可怕,洁身自爱远离它

艾滋病不可怕,发现治疗有办法

END

欢迎大家扫描下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nolkr.com/wazz/14076.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