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教育不光是生理卫生课,还有平等尊重和
白癜风能医得好吗 http://baidianfeng.39.net/qzzt/bdfnzhm/
上一篇文章: 引起包皮炎的原因有哪些男性应注意卫生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每次性教育话题进入公众视野,往往都是因争议而起。3月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的《珍爱生命——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读本》里,一张提到“阴茎”的插图被学生家长发到网上,迅速变成了争议材料。就这一事件,本刊专访了华中师范大学性学教授彭晓辉、玛丽斯特普国际组织中国代表处教育项目主管王龙玺。彭晓辉对这次争议感到很欣慰:“这一次大家讨论怎么做性教育问题,而不是要不要做性教育的问题,这肯定是上了一个台阶。”
在当下,行政规划、教育系统、家长——这三方面对性教育的态度并不统一,短期内也不会有突破性的推动。性是隐私,性教育也一直会是个敏感话题。但“性学本质上是人学”,当学龄儿童早已经学会自己在网络上搜索、接触信息的当下,在不同的社会时期,我们应该用不同的方法谈性。
《珍爱生命——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读本》
三联生活周刊:这次《珍爱生命》的教材惹出争议,是杭州的家长觉得《拒绝熟人触摸隐私部位》那一篇里,“你脱下裤子让李阿姨看一下,你的阴茎是不是也长大了”里面的“阴茎”过于直白。在教材里描写器官名称、性接触过程,有没有相应的尺度?
彭晓辉:像“阴茎”“阴道”“子宫”“卵巢”“精子”“卵子”这些词在性教育的第一课就应该引入啊,这些都是科学用词,没有任何下流意义。
因为这是教材,不是儿歌,就不用什么替代词、委婉语来表达。像“爸爸的阴茎放入妈妈的阴道”这样的话,年纪越小的孩子越容易把它当作一个普通的概念来接受,跟一年级的小朋友讲,他们会像听“握手”一样对待,没有成年人那种不恰当的想法。反而放到五年级再去说,孩子会窃笑、不好意思,会起哄。
这一次之所以引发
转载请注明:http://www.nolkr.com/wacs/11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