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拉链也能做文章,看人家怎么把工作提炼
《在美国,拉锁是阴茎损伤的头号杀手》(ZippersAreTopCauseofPenileTraumainUS),文章大意是这样的:
在美国,成人阴茎损伤的最主要原因是裤子的拉锁。
对,就是它!
据估计,每年美国会发生例左右的拉锁相关阴茎损伤。虽然对于儿童来说,导致阴茎损伤的主要是马桶盖,但总体来说,所有阴茎损伤人群中,拉锁占第一位。
由此,因拉锁相关阴茎损伤,还有一个专有的医学名词形容——ZIRPI,zipper-relatedpenileinjury。
说起拉链,其实近年前,已经由工程师GideonSundback发明出来了,他因此获得美国专利。到上世纪30年代中期左右,英国皇室成员开始穿着有拉链的裤子,这也引领了那个年代的时尚。
可能由于这个原因,第一例拉锁相关阴茎损伤的医学报道出现在年。
在这之后,很多泌尿科医生都遇到过拉锁造成的阴茎损伤案例。除了拉锁,ZIRPI(zipper-relatedpenileinjury)的相关危险因素还包括:年龄小于18岁、未做包皮环切或包皮环切不完全。还有一点,ZIRPI和穿不穿内裤的相关性还有待研究。
ZIRPI被学术界报道,对于很多受伤的患者来说,可能是好事。特别是需要索赔的时候,可能能为患者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比如像前两年媒体广泛报道,连帽衫上的绳带或者误吸小果冻可以造成窒息的现象一样。
引发我深思的是……其实我没有对这个研究结果有太多震惊,我是对于这个研究本身所发表的途径感到一些意外。着实没想到的是在这样的一个学术会议上,出现的竟是这样一个看似很普遍的研究结果。
但这样的科研结论又是如此的真实,如此的实用、如此的符合现实生活。
所以,其实我所想到的是,这样的科研看似很简单,但却为我们国内被职称所困的同行们提供一个思路:科研其实没有这么难。科研思路藏在日常观察中。
无独有偶同样是这个杂志,在今年一月份的时候还刊登过一篇文章,标题看起来是一个日常道理:《高层居住者发生心跳骤停抢救存活率更低》(PoorerCardiac-ArrestSurvivalaHazardofHigh-riseLiving)。
不仅如此,翻开正文,你可以发现,其实研究设计也并不复杂,文章对年到年期间有万人口的某一地区进行急救情况的收集。在研究期间,共收集记录了个院外呼吸心跳骤停的患者的急救情况数据。
结论跟题目一样也非常简单:高层居住者发生心跳骤停,抢救存活率低。存活率低的情况和居住楼层较高、的反应时间长呈正相关。
很多人看到这里可能会感到愕然:这……不是一个日常生活中很容易推导出来的结论吗?这也能发文章?
没错,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这是科学研究的简单真义。
虽然研究的假设和结论都比较简单,但这可是通过长达5年的数据收集和分析证明的。
文章最妙的地方,还在于提出了一个简单可行的改善急救成功率的措施:
利用智能手机和现场培训,对附近居民进行急救常识的普及;把紧急电除颤设备(AED)装在电梯里而不固定在某一个楼层,这样,当谁需要AED,只要一按电梯按钮,AED就可以快速到达患者身边,实现第一时间除颤。
然而在我国,AED离普及还远得很
这两个研究仅是浩瀚科研世界的两颗小小明珠,但反思到我们身上,其实我想说,科研是观察生活、思考生活、改善生活的文字提炼。科研就在我们的生活、工作边。
责任编辑:猫羯座
排版设计:刘冬宸
河北治疗白癜风医院北京白癜风最好的治疗方法转载请注明:http://www.nolkr.com/wacs/12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