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很多家长轻信广告,带孩子医院排队割包
话说,暑假到了,你有没有发现路上这种广告变多了……
先是嘲讽一下
或是用一些字眼吸引你的注意
还有请来知名女星威逼利诱
最后则是像知心姐姐一样
关心您的健康问题
在这些广告的连环冲击下
许多家长不禁扒下自己小孩的裤子
(裤子里的景象大概就像这样↓↓↓)
于是,医院儿外科一到暑假就挤满了前来割包皮的男生。许多家长都以为,给小孩做包皮手术是很有必要的……
但其实
有专家直接指出
90%的孩子不用割包皮
割包皮如此热门,实属过度医疗!
下面要开始说正经事了
请各位家长听好了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下,让众多家长颇为头痛的孩子包皮过长和包茎究竟是什么?
医院儿外科主任连晃介绍,包皮过长指包皮完全覆盖阴茎头及尿道口,但包皮口挺大,很容易就能翻上去,完全显露阴茎头,局部清洗很方便。
包茎则是包皮口太狭小,没法翻转到冠状沟以上。
那么,是不是所有包茎都需要做手术呢?答案是否定的。
包茎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如果是生理性包茎,一般稍微用手撑一下就可以治疗,不用做手术;病理性包茎的包皮口有纤维环,就像被橡皮筋箍住了,没法撑开,强行撑会裂,必须手术切开。
可见,能否用手撑开,是判断生理性包茎和病理性包茎的一个重要标准。
连晃说,如果医生坐着,孩子站着或由家长抱着,医生用手一撑,孩子本能地往后一缩,容易误以为撑不开。“正确的检查方法,要让孩子躺在诊疗床上,完全放松,让小弟弟暴露出来,医生再撑开,才好准确判断。”
连晃说,还有一种假性隐匿性阴茎,肥胖儿多见,阴茎被厚厚的脂肪掩盖了,家长很着急,其实是“枪炮都在,土太厚”,也不用手术。
结论
“正常情况下,男孩出生后都是包茎,这是生理表现,多数长大了可以自愈。其实,90%的孩子不用做手术,极少病理性包茎或真性隐匿性包茎才需要手术割包皮。”
某家长:我还是想知道,孩子小时候不割包皮,以后会不会影响生殖器发育?万一感染会不会对泌尿系统影响很大?会不会导致肾虚肾亏?所以,不割包皮真的没有影响吗?
对此,连晃解释说,随着孩子长大,体内雄激素增多,生殖器逐步发育,大多数孩子到了青春期后包茎和包皮过长就自愈了。
至于感染,很多时候是家长疏于教育造成的。家长认为生殖器是禁区,不能碰,其实这里是藏污纳垢的地方。家长要督促孩子做好个人卫生,生理性包茎可经常翻起来清洗,就像每天要刷牙一样,成为习惯。每日清洗可有效降低感染风险,如果发生感染,可使用抗生素。
如果孩子是生理性包茎,无感染,包皮口比较紧的,可以按照医生的叮嘱反复试着上翻包皮,以逐步扩张包皮口。操作的时候,手洗干净,手法要温柔,最好洗完澡后进行,上翻包皮后涂上医生开的药,然后将包皮复位。刚开始孩子可能有点恐惧,不适应,包皮可能会有点肿,坚持一个星期,每天进行,早晚各一次。只要家长和孩子坚持一个月,包皮口渐渐就松弛了。
自行翻洗过程中,如果不幸发生嵌顿,自己难以复位,可及时求助医生。
那什么情况,才真正需要做手术呢?
以下三种情况需考虑手术
①确诊为病理性包茎,包皮口有纤维性狭窄环,扩张困难
②排尿困难,阴茎头包皮炎反复发作
③儿童5岁以上,包皮口仍严重狭窄不能上翻者
最后,还要提醒下各位家长:须警惕“高大上”的术式!
在我国,十几年前曾有一股割包皮的风潮。“因为这是一个比较小的手术,部分不规范的医疗机构到处贴广告,将其作为挣钱的途径。这其实是一种过度医疗。”连晃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现在包皮环切术的术式五花八门。专家提醒,虽然这是一个小手术,也应选择正规医疗机构,不要被一些名字听起来“高大上”的宣传所迷惑,当心踏入陷阱。
真实的例子↓↓↓
做个包皮手术,男子丁丁被割剩1厘米
年,阿勇(化名)冲着厦门一家门诊部自制的宣传广告,高兴地去做了包皮切除手术,不想最后带来的却是无尽痛苦:因为手术失败,医院,最后“命根子”被割得只剩下1厘米,阿勇说随着性功能丧失,妻子也弃他而去,这让他痛不欲生!
现在,大家对“下面”这些事是不是更清楚了?
来源丨厦门日报(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赞赏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nolkr.com/ways/13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