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后不行,到底是谁惹的祸
李先生今年45岁,确诊高血压1年,一直服用寿比山(利尿剂)降压,血压控制在/80mmHg附近。最近,他妻子觉得他似乎没了性趣,每天一上床就打起了呼噜,夫妻间的温存越来越少,偶尔一次也是匆匆告终。
一天,李先生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说降压药会引起性功能减退,于是他把降压药自行停掉了,可是几天后一量血压,血压升至/mmHg了。
目前,全世界约有10亿多高血压患者,其中在我国就有1.6亿。但是,很多高血压患者发现,自己那方面渐渐就“不行”了,不知道是年龄问题,还是疾病问题,还是药的问题,也不好意思去咨询医生。
高血压后阳痿,是谁惹的祸?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高血压患者阳痿发病率远高于正常血压人群。目前大多数研究认为高血压引起阳痿的原因包括:海绵体平滑肌凋亡、内皮损伤、阴茎动脉血流减少、抗高血压药物的副作用等。
无论有没有高血压,随着年龄的增长,阳痿发病率都会升高,所以年龄是阳痿的重要危险因子,可能与血管海绵体平滑肌凋亡(自然死亡)有关。
高血压的确会增加阳痿的发生风险。一项纳入来自8个不同国家共计名20~75岁男性的调查显示:非高血压人群阳痿患病率为19%,而高血压人群患病率为36%。另有研究表明:随着高血压病程的延长,阳痿患病率显著升高;血压越高,合并阳痿的患者比例越多,阳痿的程度越重。高血压引起的血管内皮损伤,血管硬化,影响了阴茎海绵体的灌注,从而影响了勃起功能。
同时,老龄、高血压患者常常合并糖尿病。糖尿病可导致自主神经、外周血管病变和缺血性心脏病等,是阳痿发生的主要病因。
心理与阳痿的关系也很密切。研究发现,高血压人群中抑郁患病率高,抑郁患者中高血压患病率也高。中、重度抑郁或抗抑郁治疗可导致阳痿的发生,而阳痿本身也可导致或加重抑郁症状。
另外,生活环境,如北方高寒地区,干燥气候,居住环境差,工作和精神压力大,室温过低或过高,空气污染较大,异味,噪声或担心性活动过程中会遇到干扰等,都可以引起阳痿。
某些降压药也能引起阳痿
据统计,在所有高血压合并阳痿的患者中,大约1/4是由降压药物引起的。降压药可通过对中枢或外周神经系统、血管系统和激素的作用而影响性功能。主要是这两类药:
一是利尿剂:利尿剂可降低有效循环血容量,全身组织供血减少,影响阴茎海绵体血供。双氢克尿噻等噻嗪类、呋噻米和利尿酸等利尿剂能引起高血糖或低血钾不良反应而引起全身乏力,导致阴茎勃起不坚。利尿剂使用过程中造成电解质紊乱,尤其是血清中锌离子浓度下降,锌离子与勃起过程密切相关,从而引起阳痿。螺内酯(安体舒通)具有抗雄性激素的作用,能使体内血清睾酮转化为雌二醇的速度加快,还具有明显的黄体酮活性,相当于性欲抑制剂。
利尿剂联合其他抗高血压药物,比单独使用利尿剂性功能障碍的发生率要高。
另一类是β受体阻滞剂(主要为倍他乐克),它能同时阻滞β1、β2受体与β3受体,其中β2受体与阴茎海绵体平滑肌舒张功能密切相关。阻断β2受体引起灌注压下降或阴茎海绵体平滑肌舒张功能不全导致阳痿。应用β受体阻滞剂后外周血管α受体活性相对增强,引起外周血管收缩,导致进入阴茎的血流减少。停药后这种副作用可减轻或消失。
而钙离子拮抗剂、ACEI、ARB类一般不会引起性功能障碍。
发生阳痿如何选择降压药?
对于服用降压药引起的阳痿,如病情允许,可在医生监护下减药,或使用一些对性功能影响较小的降压药物。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如依那普利、卡托普利。通常与性功能障碍没有明显相关,还可改善阴茎动脉血液供应,使海绵体的血流量增加,从而改善勃起功能。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如洛沙坦、氯沙坦、缬沙坦、替米沙坦,依贝沙坦。除了不引起性功能障碍,还没有ACEI可能产生干咳等不良反应,降压效果更好,是目前临床公认较为理想的降压药物之一。
对于中青年人单纯舒张压(下压)增高的现象,多是由于精神紧张、心率增快所引起,虽然理论上β受体阻滞剂是最适合的药物。但考虑到β受体阻滞剂有容易引起阳痿的副作用,男性患者应避免大剂量、长疗程使用,还是应以改善生活作息,加强运动为主。
其实,相当多的男性至少存在一种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阳痿可能是心血管疾病的早期表现。中老年男性朋友也应该特别重视阳痿的发生,就诊时不要羞于谈及,要如实告诉医生。#高血压#
转载请注明:http://www.nolkr.com/wazlyy/159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