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猪心脏移植病患死亡儿子说他没有太多
两个月前,世界首例猪心移植手术成功的消息刷爆全球,两个月后,随着移植者的离世,仿佛一切又回到了原点。可能的原因有很多,但按正常的推断,最核心的原因肯定还是非自体器官排异。两个月的时间,你可以说,人类在异种器官移植(Xenotransplantation)上要走的路还有很长很长,但你也同样可以说,在这条路上,人类已经向前迈出了很大一步。为何怎么说?因为在异种器官移植领域,上一次被称为里程碑的事件,还是年的事,当时一名来自加州的婴儿,带着狒狒的心脏活了21天。说起异种器官移植,最早可以追溯到17世纪,已历经多年的发展的技术,目前面临最大的一个问题,依然是免疫排斥问题。
其实不然:现在没有说具体的病情,没有说推断的死因,也没有详细的尸检报告,只是含糊其辞地说了一句“几天前就出现恶化”,就认为异种心脏移植的尝试失败了并不合适。因为即便是同种异体移植(从别人身上移植来心脏)也是一个九死一生(并不夸张)的高风险手术,感染、血管吻合口漏、恶性心律失常……任何一个细节或者意外都有可能导致之前的全部努力功亏一篑。
而且成功与否不只在于手术当时,术后还要在ICU(一般是专科ICU)待相当长一段时间才能达到比较平稳的状态。更何况这次是转基因异种器官移植,说各种问题的复杂程度多一个数量级并不夸张。未能控制住的异种排异反应的确是最有可能的原因,但在一台心脏移植手术(乃至任何器官移植手术)的致死性并发症名单上,排异反应也只不过是其中的一小条。譬如在人类早期的肾移植尝试中,大量的患者是死于因为免疫抑制药物使用不当带来的感染甚至肿瘤上,即便他们体内被移植进去的肾工作得很好、哗哗产尿。甚至有时候患者的观念或宗教原因也可能导致移植的不成功,人类历史上的第一台同种异体阴茎移植也是成功了两个月后被切掉,
原因并不是排异反应导致的形态或功能异常,而是因为患者在术后始终无法接受以一个陌生人的阴茎与自己的妻子同房。在人工心脏瓣膜诞生以前,因为宗教原因无法接受猪瓣膜移植甚至术后要求把移植入的猪瓣膜去掉的病例也不是没有。所以,与其说这是一个尝试了两个月后失败了的异种心脏移植手术,不如说这是一个成功了两个月的异种心脏移植试验,记录和分析清楚这个过程中的病历资料和技术细节,将会是未来更多转基因异种器官移植的第一手探索资料,也期待能在未来一段时间的学术杂志上看到更多的细节资料。
这名美国男子名叫大卫·贝内特,现年57岁。其主治医生说,手术在美国巴尔的摩进行,时长7小时,目前病患状况良好。外媒称,移植手术中使用的猪已经过基因改造,但贝内特接下来的情况未知。贝内特的儿子也称,目前一切处于未知状态。心脏移植是挽救贝内特生命的最后希望,贝内特在手术前一天也表示:“要么死,要么做移植手术。这是我最后的选择。”手术前,他已卧床六周,处于心脏病晚期,他表示“期待自己康复后能下床行动”。对于负责手术的医疗团队来说,这场手术标志着其多年研究的成果,该成果很可能改变全球许多人的命运。马里兰大学医学院在一份新闻稿中提到,这项手术将使世界“距离解决器官短缺危机更近一步”。
其实在2个月前听到世界首例猪心脏移到人体消息的时候,绝大多数医学人、科研人都在等着今天的这个消息。因为以我们的知识与了解而言,这位志愿者能真的顺利活下去才是值得震惊的天大新闻。不过目前存活2个月也已经是板上钉钉的医学奇迹。就像志愿者贝内特的儿子所说:“我们感谢参与这一突破性实验的每一个医生,他们在父亲的手术后,依然努力地照顾他。我们希望这个故事可以成为希望的开始,而不是结束。”贝内特的儿子表示,他没有太多的悲伤,更多是感谢。医院提供了他父亲最后的生存机会,很荣幸参与这场实验治疗,希望父亲的经验有助于在未来结束器官短缺的问题。因尸检结果尚未出来,目前这位志愿者的真实死因还不得而知。是排异?是感染?还是并发症?或者是由于猪心能够提供的对于患者来说血压太低了导致的其他器官、系统问题?
恢复良好≠治愈,更加不等于≠病人没有病情突然恶化死亡的风险。医疗科普之路任重而道远啊。连这样一个稍微懂一些的人都知道此志愿者有99.%的概率必死无疑的事件下都能有如此言论,可想而知我们医学人在实际工作环境中需要面对的是怎样情景。所以,站在我们医学人的角度看这个实验是成功还是失败呢?
猪心移植背后的基因编辑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手术中移植的猪心脏并非普通猪心脏,而是经过转基因培育的猪心脏。供体猪总共进行了10项基因编辑。其中,猪体内3个会导致人体产生快速免疫排斥反应的基因被剔除,人体中6个帮助免疫系统接受猪器官的基因被插入猪的基因组。为防止猪心过度生长,还有1个猪基因也被剔除。转基因猪的器官一直是异种移植研究的重点。“现在我们拥有CRISPR基因工程,可以用于修饰动物基因,再加上移植后使用的免疫(排斥)抑制药物,使动物器官更容易在人体中发挥作用。”纽约大学兰贡(Langone)医学中心生物伦理学系主任亚瑟·卡普兰(ArthurL.Caplan)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如果盲猜的话可能还是排异的问题。心脏移植手术的患者中,大部分都会遭遇一次排异反应,这次使用的异种供体,那可能性可能会更高。但是从院方发言人的表态来看,在患者去世时没有发现显著的原因,所以还是要等更系统全面的检查结果。很多人觉得,这个手术做下来患者就活2个月,是不是手术做的没意义。但反过头说,如果不做的话,可能2天都活不下去,2个月对于院方和患者可能都是一个超乎预期的时间了。异种器官移植可能不一定是未来的器官移植的最终解决方案,但对于当下来说,仍然是一个不可放弃的方案。其他可能的解决方案很多,比如3D器官打印等等,说不准谁最后能解决这个医学难题,但路总是要一步一步走出来的,相比30多年前哪个移植了狒狒心脏的女孩,我们的技术已经进步了很多,但仍然不够。科研和临床的进步都是漫长,且伴随着各种风险前进的。
虽然最后病人去世,但这也算是医学奇迹这已经算是医学的奇迹了,基因技术在这个奇迹里面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正常来说,哪怕是人类器官移植之后,也会产生排异反应,这是人体对自身的保护。器官移植之后,人体的免疫系统会疯狂的攻击这个外来的器官,很多人是要终身服药来抑制慢性排斥反应。更别提是其他动物的器官移植到人体内了。这颗“猪心脏”能够坚持2个月说明已经躲过了超急性排斥反应,和部分急性排斥反应,3个关卡通过了1个多,非常优秀了,感谢这个实验的所有参与者。器官短缺问题值得被更多人重视几十年来伦理界一直争论猪心脏移植给患者伦理问题,而医生则坚持探究启用动物器官挽救生命。全球都存在移植器官短缺的问题,而且非常严重,这也导致了不少不法行为的发生。通过基因改造与培养适合人体的器官,依然是一个重要且关键的方向。
转载请注明:http://www.nolkr.com/wadwh/155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