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相关的知识,都在这里了

人类乳头痛状病毒疫苗(HPV疫苗,宫颈癌痰苗)

人类乳头瘤状病毒疫苗(HPV疫苗),即俗称的宫颈癌疫苗。宫颈癌主要由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引起,研究发现99.7%的子宫颈癌都是因感染HPV造成的,人乳头状瘤病毒也可以引发其他相对少见的癌症,如阴茎癌,喉癌,肺癌和肛门癌等。

HPV疫苗在我国属于第二类疫苗,自愿自费接种。中华预防医学会妇女保健分会于年组织编写了《子宫颈癌综合防控指南》建议将9-14岁未发生性生活的女性作为主要目标人群,15岁以上的女性或男性作为次要目标人群。

由于性行为是HPV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在未发生性生活的女性中接种人乳头状瘤病毒疫苗将获得最佳预防效果,但对已经发生性行为的妇女,研究实验表明接种疫苗也有很好的保护效果,且无需在接种前进行HPV筛查。

根据我国临床试验结果,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RDA)批准的国内二价人乳头状瘤病毒疫苗接种推荐9-45岁的女性;四价疫苗为推荐接种20~45岁的女性。九价疫苗则按国外的临床试验结果,推荐接种16-26岁的女性。

我国的人乳头状瘤病毒疫苗接种程序

(1)二价人乳头状瘤病毒疫苗:对于9-14岁的女性,推荐采用2剂次接种程序(0、6)。第2剂接种与首剂接种的间隔6个月以上。如果首剂接种时,年龄为15-45岁,推荐采用3剂次接种程序(0、1、6),第2剂与首剂1间隔1个月以上;第3剂与首剂间隔6个月以上。

(2)四价人乳头状瘤病毒疫苗:对于20-45岁的女性,推荐采用3剂次接种程序进行接种(0、2、6)。在接种首剂后,间隔2个月接种第2剂;第3剂与首剂间隔6个月,与第2剂至少间隔3个月,所有剂次应在一年内完成。

(3)九价人乳头状瘤病毒疫苗:对于第16-26岁的女性,推荐采用3剂次接种程序进行接种(0、2、6)。在接种首剂后,间隔2个月接种第2剂;第3剂与首剂间隔6个月,与第2剂至少间隔3个月,所有剂次应在一年内完成。

接种途径及剂量

肌肉注射,首选部位为上臂三角肌,每剂次0.5毫升。

接种禁忌

(1)对疫苗中任何成分过敏是接种该疫苗的禁忌证。注射本品后有超敏反应者,不应再接种本品。

注意事项

(1)人乳头状瘤病毒疫苗接种不能取代宫颈癌筛查,也不能取代预防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和性传播的其他措施。

(2)与其他疫苗一样,在受种者患有严重发热疾病时应推迟接种本疫苗。若当前或近期有发热症状,是否推迟接种取决于症状的严重性及其病因,仅有低热和轻度的上呼吸道感染并非接种的绝对禁忌。

(3)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及任何凝血功能障碍患者接种时需谨慎,因为接种可能会引起出的血。

(4)人乳头状瘤病毒疫苗仅用于预防,不适用于治疗已经发生的人乳头状瘤病毒相关病变,也不能防止病变的进展。

(5)免疫系统受损者可能会降低对主动免疫的抗体应答,无论这种损害是由使用免疫抑制剂,遗传缺陷,艾滋病毒感染还是其他原因导致,都有可能无法产生足够的免疫应答。

(6)为安全起见,目前尚不推荐在妊娠期接种人乳头状瘤病毒疫苗。从现有证据来看哺乳期女性接种人乳头状瘤病毒疫苗后,母亲和婴儿发生疫苗不良事件的风险并未升高。



转载请注明:http://www.nolkr.com/wadzz/14315.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