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难以启齿了,性教育被纳入未保法,

孩子一天天长大,好奇心越来越强,问的问题也越来越多。

我是从哪里来的?

为什么我不是爸爸生的呢?

为什么爸爸可以和妈妈结婚,我不能?

妈妈有neinei我怎么没有?

....

孩子们常常会瞪着大眼睛问这些让人哭笑不得的问题,父母们只硬着头皮回答:你是从垃圾桶里面捡来的。

还有更离谱的,《城南旧事》里6对的英子问妈妈自己是从哪里来的,妈妈和奶妈笑着“合谋”骗她:你是从妈妈的咯吱窝里面掉出来的。

但是,当孩子们问出了这类问题的时候,意味着他们已经有了浅显的性认识。

当孩子对两性问题开始有懵懂的困惑的时候,这就是性教育启蒙的关键时期。

顾左右而言他的回避,不仅会给孩子的心里增加负担,还会让他陷入一边对性的更加好奇,一边对性的羞于启齿的自我矛盾的境地。

孩子在3-6岁之间,对自己身体的认识和控制在不断的提高。

他们对一切事情都好奇,包括自己和别人的身体。

所以,3-6岁是孩子发展性认识的第一个高峰期。

他们喜欢做的事情:

●跟爸爸妈妈一起洗澡

●摆弄自己的生殖器官

●模仿大人的穿着打扮

●在床上依偎着爸爸妈妈

这些都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常的行为,但是不意味着家长们可以放任不管。

这时候应该让孩子知道什么是个人隐私和文明举止。

所以这个时候性教育就显得刻不容缓了。

对孩子来说,他们还在探索和发现这个世界的奇妙。

性这个概念对他们来说是全新的,是一件让他们感觉到好奇的值得被探索的一个事物。

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我是从哪里来的?

通常在3-4岁的孩子之间会被首次提出来。

父母可以坦然的回答孩子,并且借此机会给孩子传输一些浅显易懂的性知识,让孩子树立正确的性观念,可以把这次机会当做是孩子主动学习的一个过程。

身为父母,自己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性教育观念,要知道,性教育也是教育,并不羞耻。

当父母们都意识到性教育的重要性时,在操作方法上却犯了难。

要怎样才能用符合孩子理解和接受能力的方式传递这些信息呢?

来看看一部来自印度的性教育片《父与子的性教尬聊》中阿南德是怎么化解这些难题的:

这个比喻非常贴切,没毛病。

但是,帕普又挖了一个新的大坑:“精子是怎么进入女人身体里的?”

阿南德的回答不禁让人拍案叫绝:

阿南德爸爸用这种寓教于乐的有趣比喻,给儿子普及了种种我们以前羞于启齿、“不可言说“的性知识:

安全套——就像电脑上安装的杀毒软件,防止USB线在上传文档时会带来病毒。

月经——大自然每个月给女性发送一封邮件,如果女性回复并上传附件(精子)就会怀孕。否则,邮件会自动删除,下个月再重新发一封。

所以,如果父母们怕直接谈及这些知识的时候会过于露骨和尴尬,不妨发挥想象力,取材日常生活,用新鲜有趣、恰如其分的比喻来说明,毕竟道理都是相通的。

有的人认为性教育就是告诉孩子:不要随便碰我的隐私部位。

有的人认为,性教育就是讲性交那些事。

根据《国际性教育技术指导纲要》:性教育有着丰富的内容,其中包括:身体权利、性别平等、人际关系、健康、尊严等。

中国是第一个将《国际性教育技术指导纲要》本土化,并出版小学全套性教育教学材料(珍爱生命——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读本)的国家。

这本书中出现“阴茎”“阴道”等生殖器官的名称,还告诉孩子面对性侵犯该如何应对。

但这些在某些家长看来,尺度太大、看不下去。

随后,这在全国掀起了一段大辩论。

最后这套教材退出了小学的课堂。

原来,有那么多的家长的观念还是落后,社会对于儿童性教育也缺乏共识。

这套书的主编是北京师范大学的刘文利刘教授,她从事儿童性教育研究工作33年的时间,也是国内公认的性教育专家。

退出课堂的《珍爱生命》却在旧书网站成为了一套难求的好书,这套书从年开始研发,历时十年才出版完成。

但刘文利和她的团队并不灰心,刘文利说:

性教育不应该惧怕争议,它本身就是一个充满争议的学科领域。

有争议也不是中国特有的现象。

性学才一百多年的历史,性教育的时间更短,但是它现在存在,未来存在,会一直存在,我们不能因为有争议,就停下来。

以下视频是来自《新京报》的出圈栏目对刘文利教授的采访,推荐大家点开观看,可以看到她对性教育的专业性,以及面对争议,她从容并坚韧的态度。

据调查显示,在中国,有9.5%的女童和8%的男童都遭到过不同方式的性侵行为,总数高达万人,而且多数人都是熟人作案。

这些数字触目惊心,警醒我们对孩子的保护决不可有丝毫的掉以轻心。

美国有一段HowToTellYourChild机构制作的儿童防性侵视频。

看完后我不禁感叹,在性教育这方面美国的专业性是十分强的,内容简单易懂,又实用。

可以跟孩子一同观看,让孩子学习用科学的方法分辨坏人,保护自己。

视频的最后,意义非凡。

当孩子问,为什么有人想要强行背我,亲我,摸我呢?

老师的回答充满智慧:既没有用恐怖的语言让孩子害怕,又巧妙的给孩子说“不”的勇气。

因为有一些人生病和脆弱的心理,他们喜欢伤害别人,而且,他们真的很害怕。

如果你们不喜欢某人触碰你们的方式,你们必须说“不”,也不需要害怕。如果遭遇到这样的坏事,说“不”永远不会太迟,告诉你的爸妈或熟悉的人,还可以让其他孩子远离那个坏人。

不错,孩子不光要有辨别坏人的能力,还要有对坏人说“不”的勇气。

所以当孩子看完视频是,请记得跟他们保证:

不论他面对什么困难和问题,只要不是主动伤害别人,爸爸妈妈会永远相信他,保护他。

为了让孩子更有安全意识,莱宝还找了一下两个视频。

《StrangerDangerAwarenessforKids》

将安全主题融入到一首儿歌里,节奏明快,朗朗上口,宝贝在儿歌的旋律中建立起安全意识。

《ABCofSafety》这个视频从A到Z一共有26个关键字,每个字都代表孩子遇到特殊情况时,会发生怎样的心理变化,应该警惕怎样的行为动作,以及该采取怎样的防范措性教育归根结底是关于爱与责任的教育,是用实际言行去告诉孩子如何爱自己。所以性教育不是件羞耻的事,只有趁早普及,才能防患于未来。



转载请注明:http://www.nolkr.com/wahl/14646.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