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传媒集团高级顾问罗崇敏人的生理
主题一知生理
我的生命、生存、生活教育从知生理开始,因为生理是我的生命和各个器官的机能,是我的生命之源、生存之基、生活之道。
单元一我的生理系统
我的生理系统我了解。
我要了解自然生命的起源、人体八大系统的组成,以及我的生理特点。我要掌握人体生长发育规律、各系统的功能和生理特点,我要对我的生理系统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一、自然生命的起源
1.古代关于生命起源的学说
关于生命起源,古代很多科学家通过各种理论、实验实践,发表了很多关于地球生命起源的学说,如宗教创造论、宇宙生命论、自然发生学说、化学起源学说等。
自然发生学说是19世纪前广泛流行的理论,这种学说认为,生命是从无生命物质自然发生的。我国古代“肉腐出虫,鱼枯生蠹”的理论,认为“腐草化为萤”(即萤火虫是从腐草堆中产生的)。中世纪时,有人认为树叶落入水中变成鱼,落在地上则变成鸟等。西方的亚里士多德就是一个自然发生论者。
化学起源学说是被很多学者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这一假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温度逐步下降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例如,古代科学家米勒在他的实验中假设:在生命起源之初,大气层中只有氢气、氨气和水蒸气等物质,其中并没有氧气等,当他把这些气体放入模拟的大气层中并通过电流引爆后,发现其中产生了一些氨基酸。我们都知道,氨基酸是合成蛋白质的基本单元,而蛋白质是生命存在的形式。因此,米勒就认为生命从无到有的理论将可以确立了,证明生命是进化而来的。但米勒的实验也有很多值得质疑的地方,包括他在实验中所使用的能量大小、气体的种类、气体之间的比例等。实验中虽然产生了氨基酸等物质,但仍不能证明这就是生命的起源。因为他不能证明其所假设的大气层是原始的大气层,那么他所得的结果就是不确定的。
2.地球上的生命到底是如何起源的呢?
生命的起源是一个亘古未解之谜,地球上的生命产生于何时何地?是怎样产生的?千百年来,人们在破解这一谜底时,遇到了不少陷阱。40亿年前,我们现在居住的地球没有任何生机,如同一个火球。一场几百万年都没有停止的大雨过后,带来的是具有生命特征的东西,它们不曾停止呼吸和运动。生命即使微小,也从未选择放弃进化的路程,它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学着去适应环境、寻求生存。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第一次写出《物种起源》的简要提纲。年11月,他经过20多年的研究而写成的科学巨著《物种起源》正式出版。在这本书里,达尔文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进化论”的思想,说明物种是在不断的变化之中,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演变过程。
关于地球的生命起源,众多学者、众多流派众说纷纭,现在,让更多学者所承认和接受的是化学起源学说。因为,第一阶段,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的阶段,由米勒在实验室中得到了验证。但是,米勒实验和其他模拟实验,只是证实了化学进化的开始阶段的变化是可能的,而不能说完全证实了化学进化的第一阶段。但毕竟说明了化学进化的可能性。所以化学进化学说不是捏造的,而是一种科学的推测。这种说法是以现代自然科学研究成就为基础的,有天文学、地质学、古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物学等多门学科的研究成果支持。地球上的原始生命起源于无机物——它是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进化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来的。
经过30亿年,物质才从一个细胞演化成为地球上的一个独立生命体,也就才有了我。我是我父母的爱的结晶。生命是万物的根本。有了生命,才会有希望与梦想;有了生命,才会有奋斗和成功;有了生命,才会体会生活的酸甜苦辣;有了生命,才会有执着与信仰;有了生命,才会有快乐与幸福;有了生命,才会不断超越自己。对每个人来说,生命只有一次;对每个人来说,生命存在的时间是短暂的。因此,对每个人来说,对待生命的首要原则就是敬畏生命、珍爱生命、维护生命的存在。
在生命的旅程中,我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艰难、困苦和挫折,甚至在遭到无数次失败打击后,对自己的生命丧失信心。但是,我一定会铭记:即使一无所有,我还拥有人生最宝贵的财富——生命。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在跌倒之后,我要勇敢地爬起来、站起来。因为只要生命还在,我的步履就不会停下。我要珍惜生命,善待生命,保护生命,纵使没有奇迹,我依然会活得很精彩。
二、人体的系统组成
人体最基本的功能单位是细胞。我的体内大约有多种不同类型的细胞,我不同种类的细胞集合在一起构成了我的组织,不同的组织又形成了我的器官,共同完成某种功能的多个器官组成了我的系统。人体通过各个系统的调节作用使我的生理系统协调配合,让我可以更好地完成生理活动,完成某一功能,如读写、思考、运动、消化、分泌等,我才能更好地适应内外环境变化,实现生存与发展。
1.运动系统
我的运动系统是由骨、骨连接和骨骼肌3部分构成,约占我体重的70%,它们具有连接、支持、保护和运动的功能。
(1)骨
骨是一种器官,有一定的形态和功能,坚韧而有弹性,是由血管、神经和细胞构成的活组织,它们能不断进行新陈代谢,具有修复、改造和再生能力。我全身共有块骨。
(2)骨连接
骨连接的最高级形式是关节,相对骨面间互相分离,有充以滑液的腔隙,紧借其周围的结缔组织相连接,一般具有较大的活动性。依靠骨连接我的骨被连成骨骼。
(3)骨骼肌
我体内的骨骼肌附着于骨骼的表面,参与支持人体、保护体内器官和运动等功能。每块骨骼肌都有一定的位置、形态、结构和血管、神经,它们大多附着于骨和关节的周围,收缩和舒张产生运动。全身的骨骼肌按所在部位可分为头肌、颈肌、躯干肌、上肢肌和下肢肌。若骨骼肌的血液供应阻断,或支配骨骼肌的神经遭受损伤,可分别引起骨骼肌的坏死和瘫痪。
2.消化系统
我的消化系统主要消化、吸收人体摄入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并将食物的残渣排出体外,以维持人的正常生命。
(1)消化系统的组成
我的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
我的消化管是一条从口腔至肛门的管道,大约9米长。它自上而下依次为: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大肠(盲肠、阑尾、结肠、直肠、肛管)。
(2)消化系统的功能
消化是指消化管对食物进行加工、分解的过程。它包括两个方面:①机械性消化:通过消化管的运动,对食物进行磨碎、搅拌并向远端推进的过程。食物通过机械消化可与消化液充分混合、接触,为化学性消化提供条件。②化学性消化:通过消化液中消化酶的作用,对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和糖类物质等进行化学分解的过程。
消化管内物质进入血液和淋巴管的过程,称为吸收。例如,葡萄糖等被吸收后进入毛细血管,而脂肪类物质则主要进入淋巴管,然后进入血液运输。
(3)内脏器官
肝脏是我机体新陈代谢最活跃的器官,它参与蛋白质、脂类、糖类和维生素等物质的合成、转化与分解。此外,激素、药物等物质的转化和解毒也在肝内进行。它还具有吞噬、防御功能,在我处于胚胎时期它具有造血功能。
胃能容纳、贮存、移动和消化食物。我的胃容量一般为~0毫升。食物进入我的胃后5分钟,它开始蠕动,它的排空约需4小时。小肠是消化与吸收食物的主要场所。
胰由外分泌和内分泌两部分组成。外分泌分泌胰液,内含有多种消化酶,有分解消化蛋白质、糖类和脂肪的作用。内分泌即胰岛,散在于胰实质内,主要分泌胰岛素,参与调节糖代谢。
3.呼吸系统
(1)呼吸系统的组成
我的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构成。呼吸道是气体进出的通道,包括鼻、咽、喉、气管及支气管。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包括支气管在肺内的各级分支和大量肺泡。通常将鼻、咽、喉称为上呼吸道;气管、主支气管及其各分支称为下呼吸道。
(2)呼吸系统的功能
呼吸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进行气体交换,即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呼吸系统通过呼吸运动,使机体不断从空气中获得氧气,供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代谢的需要,并将因代谢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呼吸系统的主要作用是维持我体内氧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保证肺换气的顺利进行,参与血液酸碱平衡的调节。因此,呼吸是维持我生命活动的基本生理过程,呼吸一旦停止,我的生命即告终结。
4.泌尿系统与生殖系统
(1)泌尿系统
我的泌尿系统由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
肾的主要功能是通过产生尿液,排除我的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废物(如尿素、尿酸等)和多余的水分,从而调节体液中代谢物的浓度,维持电解质的平衡,保持机我体内环境的稳定。此外,肾还有内分泌功能。
输尿管为输送尿液至膀胱的管道。
膀胱为储存尿液的器官。排尿时,膀胱内的尿液经尿道排出体外。正常、新鲜的尿液为淡黄色透明液体。
(2)生殖系统
生殖系统具有产生生殖细胞、繁殖新个体和分泌性激素等功能。个体的基因性别取决于受精时精子携带的性染色体情况,当我出生时,我已经具备内外生殖系统的基本结构。男性有睾丸和阴茎,女性有卵巢和子宫,此为第一性征。从出生到青春期前,性发育主要表现为生殖系统形态的增大,而且落后于身体的整体发育。进入青春期,性腺功能开始显化,生殖系统急剧发育并趋向成熟,第二性征随之出现,男性首次遗精和女性月经初潮是性成熟的标志。
男、女生殖器官的所属器官,按部位可分为内生殖器和外生殖器两部分。男性外生殖器包括阴茎、阴囊,内生殖器包括睾丸、输精管道、附属腺;女性外生殖器包括阴阜、大阴唇、小阴唇、阴蒂、前庭大腺和处女膜,内生殖器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和阴道。
5.内分泌系统
内分泌系统(又称内分泌器官)由内分泌腺和内分泌组织构成。内分泌腺是分布于我体内的一定部位、结构独立、肉眼可见的腺体,如垂体、松果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性腺等。而我的内分泌组织是指依附于某些器官内的内分泌细胞团或散在的分泌细胞,如胰腺内的胰岛、胸腺内的网状上皮细胞、睾丸内的间质细胞和卵巢内的卵泡及黄体等。
(1)内分泌系统的分泌物
内分泌系统的分泌物称为激素。它们经血液循环流至全身,各种激素都具有特异性,即每一种激素只能作用于一定的器官、组织或细胞。激素间的相互作用随激素不同而不同,但它们又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如相互协调——生长素与甲状腺激素都能促进骨骼的生长发育;相互拮抗——胰岛素能降低血糖,胰高血糖素却会使血糖升高。
(2)内分泌系统的功能
内分泌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与神经系统一起共同调节我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功能活动,以保持我体内环境的平衡与稳定。在我机体的调节机能方面,特别是在对代谢过程的控制方面,内分泌腺产生的激素起很大的作用,在非常小的浓度下就能产生影响。
6.循环系统
循环系统包括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它们是一套封闭的、连续的管道系统,血液和淋巴液在管道内循环流动。循环系统的主要功能就是物质运输和新陈代谢。
我的心血管系统是由心脏、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构成的。
心脏是心血管系统的动力装置,具有重要的内分泌功能,在神经和体液的调节下,心脏有节律地收缩和舒张,像泵一样将血液从静脉吸入,并由动脉射出,使血液能周而复始的循环。
血管是运送血液的管道,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动脉将血液运送到毛细血管,毛细血管介于动脉和静脉之间,是血液和组织液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部位,而静脉则是将血液导送回心脏的血管。血液沿着心脏、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往返不止地流动,称为血液循环。根据血液循环途径的不同,将其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亦可称为大循环和小循环。血液循环是保持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的关键。
7.淋巴系统
淋巴系统由淋巴器官、淋巴组织和淋巴管道组成,它对机体有防御和屏障作用,是我生命的卫士。其主要功能是特异地排除侵入我体内的异物。
8.神经系统
我的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以及附于脑和脊髓并分布于全身各处的周围神经。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神经系统的作用是控制和协调我体内不同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间的活动,以适应内、外环境的不断变化,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与平衡、自身和种系的生存与发展,保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9.感觉器
感觉器官也称为感觉器或简称为感官。它是接受机体内、外不同环境下各种不同刺激的结构,是感受器及其附属装置的总称。
感觉器广泛分布于身体各个部位,种类繁多,其结构和功能各不相同。我的感受器根据其特化程度分为:①一般感受器,分布于全身各部,如痛、温、触、压等感受器;②特殊感受器,如视、听、平衡、嗅、味觉的感受器,仅分布于头部。按感受器所在的部位和刺激的来源分为:①内感受器,分布于内脏、心血管等处,接受物理和化学刺激;②外感受器,分布于皮肤、黏膜、视器和听器等处,刺激主要来自外界;③本体感受器,分布于肌、肌腱、关节和内耳的位置觉感受器,接受主要来自机体运动时所产生的刺激。
三、我的生理特点
我正处于青春期后期,生理已经达到双成熟(生理成熟、性成熟)。
我处于青春期的后期,此阶段的我是一个活跃的群体成员,我的社会生活领域迅速扩大,心理、生物学因素和心理、社会学因素起综合作用。在整个大环境的影响下,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人格的再构成,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经过心理延缓偿付期。
在大学阶段,我的生理和心理已接近成熟或达到成熟,这为我的独立生活和学习提供了必要的生物学基础。我的生理发展接近成熟,必然进一步促进心理发展变化。我从体态上感到自己已经像一个大人了,而且从内心体验上加强了这种成熟感,因而我强烈地要求成人和社会把我当作一个成年人来看待。
大学阶段的我精力旺盛,朝气蓬勃,勇往直前,处处体现着青春和活力,我和其他同学一样向往未来、精力充沛、血气方刚、思维敏捷、充满热情、富有创新精神,会出现太多的新需求,尤其是精神方面的需求,我希望有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希望自己取得更大的成就,并深信自己的潜力和能力,力求处处凸显自己。大学阶段,我的智力发达,达到了高峰期,意志增强,但是,我的心理成熟却落后于生理的成熟。所以,大学阶段的我具有由于迅速走向成熟而形成主导的积极面,又存在由于未完全成熟而产生的某些消极面,这就是我大学生心理的发展特点。
我需要完成发展的方向,一是生理上的发育,尤其是性成熟引起诸多变化的理解和适应;二是从精神上和经济上脱离父母,从而走向自我独立、自我生存,逐渐完善作为男性或女性的性别角色对新的人际关系特别是异性关系的适应,掌握作为社会一员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和技能,并付诸社会实践,使自己在心理上逐渐成熟,顺利步入成人社会。
1.独立性和自我意的识出现与增强
自我意识的分化是进入大学校园的我开始注意那些从未意识到过的“我”的许多方面和细节,再重新认识自我的过程中产生出两个“我”的心里矛盾斗争,除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差距所带来心理冲突外,还有独立意向与依附心理、自尊心与自卑感、交往需要与自我闭锁、追求上进与自我消沉等一系列心理冲突,并常为此陷入不安与痛苦之中。
自我意识的发展是一种螺旋式上升的趋势。每一次的统一,都意味着自我意识在质上的一种转化。积极地统一带来健康的发展,意味着大学生在心理、人格方面又一次走向成熟、稳定、健康。
2.智力发展进入高峰期
我看到报道,国外学者研究认为20-34岁是智力发展的高峰期。而在大学阶段的我,批判性思维和思维的独立性明显得到增强,我开始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思维活跃,富于想象和创造,大学时期是我创造力迅速发展的黄金时代。
3.情感丰富而不稳定
进入大学的我情感日益丰富,情绪容易随心境的变化而波动,遇事容易激动。但总体来说,我的情感整体上是积极乐观的。这是大学生情感发展的主旋律。另一方面,由于社会环境的影响以及自身心理结构的变化,校园里的生活、学习、人际关系、择业等也会使得我感到困惑、烦恼、忧愁而导致心理失衡。
4.个性特征基本形成
在一定的社会生活环境中,随着我生理上的成熟,认识、情感、意志等方面心理品质的发展及个性心理结构中各因素的相互促进、相互作用,逐渐形成了个人不同于他人的心理特征,但个性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教育和自我意志的作用下,可以得到改造和发展。
转载请注明:http://www.nolkr.com/wazlyy/15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