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谈性色变吗性教育的缺失可能让孩子
前几天,一桩令人生气又无奈的丑闻被各大媒体曝光:57岁集团控股董事长王某涉嫌猥亵9岁女童。根据公安局的消息,6月29日下午,49岁的女子周某谎称“带孩子去迪士尼玩”,实际上却是带着朋友的女儿到酒店让成年人实施性侵,这两个孩子一个才9岁、另一个也就12岁!当天,9岁的小女孩就被57岁的王某猥亵。事后女童向在江苏的母亲打电话哭诉,母亲马上来沪报警,才揭开了这一次可怕的犯罪。
一、儿童性侵案件每天都在发生着
在-年这过去4年的时间里,公开报道的儿童性侵儿童案件就有起,受害人数超过人,其中有男童也有女童。据最高人民法院的数据显示,-年,全国的法院审理结案的猥亵儿童案件数目是起,平均每天审理的案件就超过7例。也就是说,每天至少有7名天真无邪的儿童在性侵中受到伤害。
而这些被曝光的案件只是儿童性侵案中的冰山一角,因为有些家庭为了名誉选择隐忍不愿声张,更有一些家长根本意识不到孩子受到了侵害。所以有专家估计:中小学生的性侵害,隐案比例为1:7!
无法想象这些无助的孩子遇到侵害时会是什么样子的呢?可能只会在恐惧中任由摆布,可能是在嘶吼中感受绝望的痛苦,那个片段成为了他们幼时最深的梦魇,从此如同胎记般烙印在身上,即使老去依然心有余悸。
但据《“女童保护”年性侵儿童案件统计及儿童防性侵教育调查报告》显示,仅42%家长能从孩子言行中判断其是否受到性侵害,同时,仅有37.35%的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进行过防性侵安全教育,22.91%的家长从来没有进行过,其余39.75%的家长偶尔进行过两三次。而不对孩子进行防性侵教育的原因,是家长认为“不知道如何进行”,“孩子还小应该等他们长大一点”,“学校会进行教育”,这个话题会“教坏孩子”,“难以启齿”。
家长觉得孩子还小不需要教育,可是犯罪的人并不会因为孩子小而放过他们!你永远也不知道,你的孩子遇到的人里,谁是那头披着人皮的狼。
如何做到防患于未然?只有知道危险才能躲避危险,所以早期的儿童性教育可能正是孩子们认识性侵害、避免性侵害重要的一环。
二、那么应该在什么时候对孩子进行性教育
大多数家长都是等到青春期才对孩子进行性教育,乳房发育、月经来潮、遗精……因为以往我们认为孩子在青春期后才出现性意识的萌发。事实上,这个看法已经过时了。现在为孩子在3-6岁就会进入性启蒙期,表现出对于“性别”的兴趣。
他们会询问“我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我和爸爸/妈妈不一样”、“为什么隔壁妹妹要蹲着尿尿而我要站着尿尿”,有的孩子会出现自慰行为,开始无意识地抚摸自己的生殖器部位,或者在床上开始“夹腿”、摩擦被子等行为。这个时期如果缺乏有效的引导,会让孩子陷入对“性”的误解,在进入青春期后沉迷手淫或产生对“性”的厌恶。
北京师范大学儿童性教育课题组负责人刘文利教授认为:正确的性教育要从0岁开始,0~6岁是性教育重要的启蒙阶段,而爸爸妈妈,正是孩子性教育最重要的启蒙老师。作为家长,我们要正确地认识到“性”是一件正常的事情,在孩子进入性启蒙期,表现出对于自己和异性的身体的好奇心时,就可以对孩子进行性教育了。
写到这里,北辰妈不禁想起我那五年级的小姑子!小北辰出生的时候,小姑子还傻乎乎地指着小北辰的生殖器官问:”嫂子,为什么他的脐带后面还有一团黑漆漆的东西?“当时吓得我不轻,可当我意识到她指的是哪个地方后,差点没把我剖腹产伤口笑裂开!我
”那不是脐带!那是男生尿尿的地方!和我们女生不一样!你都五年级了,你妈没跟你讲过吗?学校的卫生与健康课没讲吗?“
小姑子诧异地摇摇头:”没有啊!从小到大,我妈都没有讲过,学校更没有这些课啊!我也是今天才知道原来男生的是长这个样的!“
之后,北辰妈给小姑子看了一些有趣的儿童性教育动画片,才不至于让她一直”性盲“下去。
而这次,小姑子听完我转述这个新闻后,她竟是一脸天真地问我:“什么是强奸?”
哎,不得不感叹,在中国,孩子们最缺少的三种教育:性教育、死亡教育、爱的教育。
三、正确的性教育,应该怎么做
1、不避讳和孩子谈性
如果家长能积极健康地面对“性”的问题,在讲述“性”相关知识时保持科学、自然的态度,那么孩子也会对“性”有科学的认识。反之,如果家长谈“性”色变,避讳和孩子谈论“性”相关的问题,孩子就会把“性”和变态、羞耻等联系在一起。这对于以后的性教育是极其不利的。当孩子第一次对“我是从哪里来”产生好奇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循序渐进地开始对于“性”的引导。如果是年纪比较小、理解能力还不足的孩子,我们可以简单地说“爸爸妈妈因为相爱而结合,妈妈就怀孕了,你在妈妈的肚子里待了10个月才出来的”。如果是8岁以上的大孩子,就可以更详细地教给他精子、卵子、子宫等概念,或者借助儿童性教育绘本,更详细地和孩子拓展性行为、避孕等知识,告诉孩子性行为是一件正常的事情,应该在双方自愿的情况下,在私密的空间中进行。
更不能因为觉得性教育难以启齿,就用“你是垃圾桶捡来的”这样的话敷衍孩子!
2、正确认识性器官
就像认识手、脚、鼻子耳朵等器官一样,家长可以借助给孩子洗澡的机会,教育孩子正确认识自己的性器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教会孩子识别性器官:告诉孩子他/她是男生还是女生,男生有阴茎,所以要站着上厕所,而女生有阴户,所以要蹲着上厕所。这里不建议用性器官的代称,如小鸡鸡、丁丁等的说法。
告诉孩子男女有别,但不分优劣:告诉孩子因为男生和女生有不同的性器官,所以男生只能去男厕所、男浴室,而女生只能去女厕所、女浴室。但男孩子和女孩子没有优劣之分,不管是男孩子还是女孩子都可以做朋友,可以一起玩。
教会孩子保护隐私部位:借助图片告诉孩子被裤衩背心盖住的部位不能给别人看,也不能给别人摸。如果有人没有经过孩子或家长的同意要看、要摸,孩子要立即大声呼救,告诉家长和老师。同样的,孩子也不能因为好奇去触摸别人的隐私部位。
3、正确看待儿童自慰行为
3岁左右的孩子已经能够感知性快感,所以儿童手淫是一个正常的事情,也是孩子产生对自己身体的好奇、探索自己身体的过程。
他们并不理解这一行为,只是单纯地觉得舒服。所以家长在发现儿童自慰行为是,不必愤怒给孩子贴上“肮脏”、“下流”的标签,也不必认为这是一种羞耻的行为。家长的怒气只会加深孩子对于禁忌的好奇心。
正确的做法是告诉孩子在触摸自己的隐私部位前要先洗手,不能把任何物品放入自己的隐私部位,在有别人在的时候不能触摸自己的隐私部位。如果总是控制不住自己想要摸,就要告诉爸爸妈妈,爸爸妈妈可以帮助你,带你一起做游戏、一起看绘本分散注意力。
此外,已经有很多研究表明恐惧感、孤独感会加重儿童的自慰行为,大多数都是来自于紧张的家庭关系和长时间的亲子离别。儿童自慰行为的动因有很多,在发现孩子无意识的自慰行为后,也许家长也要针对不同的原因进行引导和纠正。
四、预防儿童性侵害
去年在全世界范围内呈燎原之势的MeToo运动,引发了许多人的讨论,也让我们发现没有被发现、被报道的儿童性侵害行为数不胜数。而在儿童性侵案中,超过七成为熟人作案。我们的世界危机四伏,应该如何保护我们的孩子呢?
1、培养孩子的身体界限
首先我们要明确,培养孩子的身体界限,应该从家庭教育开始,即使作为家长也不能随意触碰孩子的隐私部位,应该征得孩子的同意才去触碰。日常的拥抱、亲吻,一旦孩子挣扎,家长就应该立即停下来,借此机会告诉孩子“宝宝如果不喜欢别人碰你,就要说出来,我就不碰了”。以此让孩子形成一个清晰的概念:我对我的身体有自主权,如果我不同意、不喜欢,别人不应该亲我、抱我、摸我。这样一旦发生不正常的身体接触,孩子就能立即识别,从而向大人求救。
2、在游戏中进行演练
孩子对于“性侵”是没有概念的,枯燥地讲述一个未发生的事情,很难培养孩子的危机意识。我们可以借助游戏让孩子理解。对于有初步理解力的孩子,家长可以进行角色扮演的游戏,一个人扮演带孩子的家长,一个人模仿陌生人或熟人诱哄孩子,在游戏的过程中告诉孩子哪些行为是不值得信任的,是要告诉家长的。这样当孩子在现实中遇到危险时也能迅速反应过来。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我们对于孩子的安全非常担忧,但预防性侵的教育不应该是恐吓式教育,加深孩子对于“性”的恐惧感对于孩子未来的心理发展、亲密关系的建立都有不良影响。
3、教育孩子在遇到侵害时大声呼救
这种方法看起来有点傻,实际上大部分时候都有有效的。儿童性侵者并不是穷凶极恶的歹徒,他们也会胆小、懦弱,在实施犯罪行为时也会有恐惧感。这个时候,孩子的呼救可能会成为压垮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将自己从危险中解救出来。同时我们也要告诉孩子,如果已经发生了让他觉得不舒服的行为,不要因为坏人的恐吓或者担心被家长责骂而不敢说出来,要让孩子知道家长永远是信任他的,是他坚强的后盾,家长能够惩罚伤害他的坏人。
五、绘本和影片推荐
对于孩子来说,绘本和影片相较枯燥的语言更能让他们理解“性”这个概念。
1、绘本
《爸妈怎么有了我》
“我是怎么来到这个世界的呀”相信是每个孩子都会好奇的问题。这个绘本介绍了有关性别、怀孕、分娩等基本的性和生殖概念,用图画带领孩子进入性启蒙的世界。
《小鸡鸡的故事》
这个绘本可以帮助幼儿正确认识自己的性器官,让孩子认识到性器官和眼睛、耳朵这些器官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同样是人身体的一部分,让孩子了解并欣赏自己的身体。
《萨琪到底有没有小鸡鸡》
性别没有优劣之分,但是“想像男孩子一样”也许会让一些女孩子感到困惑,反之亦然。这个绘本除了在生理上讲述两性的概念,也从社会心理上阐明“男女有别”,教育孩子的正确的性别环境下成长。
《你从哪里来我的朋友》
“童话大王”郑渊洁写给儿子的性教育书,这个绘本分年龄段给家长提供每个阶段儿童性教育的侧重点,用轻松幽默的漫画、充满想象力的童话讲述性教育的知识点,通俗易懂地介绍了“性”的概念。
《亲亲孩子谈谈性》
要让孩子更好地理解“性”,引导孩子建立对“性”的认知,让亲子之间能够轻松自然地谈论性知识。
2、影片
印度:《父与子的性教育尬聊》
这个短片用非常形象易懂的方式向孩子介绍了性行为的概念,看上去更像是一部幽默的喜剧电影。
中国:《小威向前冲》
一个精子变成变成小宝宝的过程,生动地让孩子理解了生命是如何被孕育出来,也许也能从精子的冒险之旅中学会永不言弃的精神。
日本:《生命的诞生物语》
讲述了“受精卵的爱情故事”,不仅是一部优秀的儿童性教育作品,也能让大人受到感动和启发。
作为家长,我们无法识别生活中每一个危险,无法替孩子抵御每一次伤害,无法保证我们身后的孩子永远不受伤害,但是我们可以教会孩子自我保护。无论是性教育还是预防性侵的教育,都是目前国内儿童教育所缺失的重要部分。我们这一代家长,也许应该更科学地看待“性”的问题,承担起家庭性教育的责任。
转载请注明:http://www.nolkr.com/wazlyy/159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