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推荐一本关于大流行病的预言书

白癜风有什么偏方 http://m.39.net/disease/a_5419408.html

文/拔毛哥

我们还没有为下一次大流行病做好准备

Werenotreadyforthenextepidemic

——比尔·盖茨,

一、从预言到现实

越来越多无中国旅行史病人被发现,购物中心、机场、医院急诊中心等地都有可能成为感染源。由于担心封城会对经济社会产生重大影响,部分国家和地区在疫情扩散初期应对并不积极。随着疫情的发展,感染人数不断增加,即使在发达国家也出现了医用物资短缺问题,医院N95口罩耗尽、呼吸机严重不足……

也许你会认为上面的文字是年新冠肺炎疫情发展成为全球大流行病后某西方媒体的新闻报道。但实际上,这是年出版的某本书关于“未来大流行病”爆发后的假想推演。不幸的是,的假想推演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了预言或预告。更遗憾的是,早在年,这本书的作者流行病学家MichaelT.Osterholm就发表了题为PreparingfortheNextPandemic(《为下一次大流行病做准备》)的文章,并在文中强调流感专家们已经认识到了下一次大流行病的不可避免性。

年3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新型冠状病毒(-nCoV)疫情构成全球性大流行病。截止年5月12日,中国本土累计确诊余人,累计死亡余人;全球累计确诊人数超过万,累计死亡人数超过28万。在此背景下,本文将介绍这本具有“吹哨书”和“预言书”性质的书目——DeadliestEnemy:OurWarAgainstKillerGerms(《最致命的敌人:我们对抗细菌杀手的战争》)。

当某个巨大的风险性事件骤然发生后,我们往往认为这是一个“黑天鹅”事件,但在专业人士眼中,红色警报声实际上一直在鸣响。如果吹哨人或吹哨书的哨声更早的引起人们的注意,或许我们可以得到一个更好的局面。如果把各类社会风险隐喻成人类的敌人,那对一位“最致命的敌人”的无知及不行动使我们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二、书目内容简介

(一)传染性疾病的危害

对个体而言,疾病是无法避免的,贯穿于个体整个生命周期内。传染性疾病和其他疾病相比,一般疾病的影响是针对个人,但传染性疾病的影响是群体性的。再将传染性疾病和自然灾害比较:地震、风暴等自然灾难会造成巨大破坏、然后迅速消失,人们可以随即展开恢复工作;但传染性疾病具有滚动效应,其影响是直接的、毁灭性的,而且是长期性的。

传染性疾病的爆发会打破社会日常运转,对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同时还会增加政治的不稳定性。本书认为传染性疾病(大流行病)的危害堪比战争,并将其称之为“人类最致命的敌人”。历史上的大流行病,如黑死病、天花等,造成了无数人类死亡。在现代社会,“最致命的敌人”对人类的威胁是否减弱了?答案是否定的,地球的“村”化为大流行病提供了两个便利:1,疾病的传播速度会更快,从理论上讲疾病的潜在宿主可以在数小时内到达地球上的任何地方;2,在经济高度一体化的背景下,传染性疾病对全球任何一环的破坏都是灾难性的(disastrous)。鉴于此,本书推断,现代社会比年更容易受大流行病威胁,同时新大流行病的影响将远远超过(fargreaterthan)过去。

(二)“最危险的敌人”群像

传染性疾病具有极大危害性,是人类“最致命的敌人”。本书对传染性疾病进行了细致的画像,全景式呈现了病毒传播途径、多种典型的传染性疾病及爆发案例。

本书第七章题名为《蝙蝠、虫子、肺和阴茎》,这个标题直接呈现了传染性疾病传播的四类主要(非全部)方式。蝙蝠本身就是一个病毒库,其体内包含多种病原体随时等待传播;蚊子是传播媒介之王,本书称其为我们的终极敌人(ultimatefoe);性传播难以获得诚实的报告进行统计,对公共卫生部门而言是个头疼的问题;人类赖以生存的肺是最恐怖的传播方式,通过宿主呼吸就能传播疾病,因此本书认为呼吸道是最有可能导致大传染的传播途径。

本书还详细介绍了典型的传染性疾病,这些传染性疾病的来源、传播、症状、治疗等细节信息都在本书中予以呈现。以MERS(中东呼吸综合症)为例,首例MERS患者于年4月在约旦出现,但在此之前MERS病毒却在非洲及阿拉伯半岛的驼群中流行了至少五年。MERS的原始宿主是蝙蝠,蝙蝠传播给了单峰骆驼,骆驼被感染后可传给同类及人类。本书作者在年曾预言并警告MERS可能在中东以外地区出现,数月后韩国爆发了由超级携带者引发的疫情:一名造访中东四个国家的男子返回韩国后出现症状并最终确诊,确诊前他造访了4家医疗机构,并在此过程中导致多人感染。随着疫情的发展,韩国府关闭了多所学校,全社会文娱活动、商业购物活动减少,政府首脑被指责处理疫情不力……

年MERS疫情给韩国社会生活、经济发展以及政治稳定造成了巨大冲击,本次事件是一个典型的传染性疾病爆发案例。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进行三个假想情境下的提问:

提问一,如果是一种危害性更强的传染性疾病在韩国爆发,会对韩国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提问二,如果MERS疫情爆发在韩国以外的某个国家或地区,这个国家或地区的应对能力是否强于韩国?

提问三,如果全球多地同时爆发危害性更强的传染性疾病,世界会陷入什么样的局面?

上述假想情境在很大程度上已转化为现实,而现实也部分性的给出了问题的答案。本书第十九章的标题设定为——《大流行病:从难以言说到无可避免》。在这一章中,作者在不断地强调大流行病的危害和不可避免性,同时也表达了悲观的态度。本书指出——人类生活已经陷入了朝不保夕的境地,但大流行病风险还是未能引起足够重视;同时本书还预言,未来大流行病的爆发会导致全球上百万人死亡、多个国家政府倒台、地区暴力冲突加剧和新的难民危机产生。本书中的部分预言已经成为现实,截止笔者发稿时,希冀更悲观的预言不要应验。

在这里也必须做一个专门的补充和强调,本书在论述部分章节中专门提及中国,并提出了有关中国的三个忠告或警示:

第一,在中国和东南亚的食品市场以及美国中西部的工业农场内,因人类、禽类、猪等混杂拥挤,极易爆发大流行病。

第二,中国等国家存在针对人体、动物和农业抗生素滥用的广泛现象。如果对抗生素耐药性问题不加控制,未来35年内可能引发全球3亿人死亡、万亿美元经济损失。

第三,非洲黄热病向中国的扩散趋势已“令人畏惧的可信”,非洲部分地区有大量中国劳动力,航空的便利性、大量的易感人群提高了黄热病在中国流行的可能性。

(三)大敌当前,应对之道

传染性疾病是人类最致命的敌人,虽然关于这个敌人本书做了很多悲观性的假想和预言,但这并不意味着人类对这个敌人束手无策。在和传染性疾病的斗争中,人类已经取得了部分胜利。以天花病的防治为例,人类的行动已经改变了历史进程,对天花的有效控制拯救了许多生命。

针对“最致命的敌人”的威胁,本书提出了九个具体的应对建议:1,开发新型流感疫苗;2,创立国际组织应对抗生素耐用问题;3,保证各类疫苗能快速研发、生产、销售;4,推进“疟疾清零”运动;5,防范生物攻击;6,防止大流行病发生;7,重视结核、艾滋等流行性疾病;8,

转载请注明:http://www.nolkr.com/wazz/145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